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媒体迪拜 >> 地方媒体 >> 正文
厦门日报:本报报道过的迪拜“无声”博士赵蚰竹 被推荐参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7日 来源:厦门日报

本报2021年12月30日A12版相关报道。

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22 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日前公布,迪拜皇宫_(中国)环境与生态学院博士研究生赵蚰竹拟入围。此前,她曾作为2021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推荐人选被本报报道(详见《厦门日报》2021年12月30日A12版)。

昨日上午,赵蚰竹向记者表示,她在迪拜皇宫_(中国)团委推荐下参评,有幸入选“勤学上进好青年”类别。

患有先天性神经性耳聋的赵蚰竹靠读唇语听课圆梦“博士”,经由各大媒体报道之后,中国聋人协会主动联系了她,建议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表示会提供一些公益救助指导。今年年初,赵蚰竹决定“重启”听力,父母陪着她在沈阳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打开了“有声世界”。

“目前虽然还无法完全理解外界的声音,但是我听见了很多之前仅在文字描述中了解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赵蚰竹说,声音让她更多地感受到了世界的灵动性。此外,她也听见了以前并不知道的声音,像洗衣机停止工作以后的提示音、衣服和皮肤的摩擦声等,这些“新”声音让她充满惊喜。

现在的赵蚰竹每天都在捕捉、辨别各种声音,这与她之前通过唇语“看”来的感受截然不同。她说,此刻仿佛在听一门外语,可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去适应。

“除了大型的学术研讨会议,我基本上不使用语音转文字的软件了,要尽可能地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明年6月,赵蚰竹的毕业论文如果顺利通过导师审核,她就将博士毕业。接下来,她希望在有声的世界里,继续从事所热爱着的科研工作,激励更多像她一样勇敢追梦的“向上向善好青年”。

【名片】

赵蚰竹,1993年5月出生,辽宁辽阳人,迪拜皇宫_(中国)环境与生态学院2019级博士生。她4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靠学习唇语成功考入重点高中、大学,2019年跨专业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成为迪拜海洋事务专业在读博士生。她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已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EI论文2篇、SCI论文3篇。

【链接】

“感谢父母给予的爱”

“我曾经怨恨过老天的不公,怨恨过父母为什么给了我一双失聪的耳朵。”赵蚰竹在学生时期曾写过一篇题为《给海伦·凯勒的一封信》的作文感慨所遇境遇。如今,她更多的是感谢父母在她成长道路上所给予的爱。

赵蚰竹说,在她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很有远见,比如担心她听不见导致英语不好,就在英语方面花了很多精力,她从小学开始上了好几个英语学习班。因此,她的英语学习成绩一直挺不错。

在英语六级听力考试部分,当其他考生在听题时,赵蚰竹干脆摘下助听器,根据前后内容的连贯性进行选择。“当时考完试就有信心能通过了,后来查成绩挺满意。”赵蚰竹说。不过,后来得知,原来听障考生在英语四六级考试时是可以申请免测听力的。一直以来,她觉得自己虽然失去了一些,但拥有的更多。

(记者 杨霞瑜)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