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加减乘除幂”:海洋与地球学院改革创新共青团工作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2日 来源:海洋与地球学院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近年来,海洋与地球学院积极践行“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的工作理念,以“同学喜不喜欢、同学需不需要、同学再不再来”为工作标准,在思想引领上做“加法”、在组织改革上做“减法”、在能力培养上做“乘法”、在破解难题上做“除法”、在力量融合上做“乘方”,不断改革创新团员和青年工作,为海洋强国建设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在思想引领上做“加法”,夯实青年信仰根基

“共青团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是2023年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坚持原原本本学、结合专业学、及时跟进学,推动团员青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一是强化原原本本学。将《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论党的青年工作》等一批权威学习资料和教材作为本次主题教育的必读书目,要求全院团员和青年全面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强化结合专业学。曾担任福建省宁德市大黄鱼科技小院院长的王家迎同学所在的海洋生化遗传团支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进行专题学习,与会团员纷纷表示,要充分理解“自找苦吃”的时代意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增长才干、成就自我、奉献青春力量。海洋物理研究生团支部将组织生活会与主题团日相结合,以“科考航次”形式展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党中央关于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三是强化及时跟进学。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期间,学院团委指导团支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文章、重要指示以及回信精神,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美元首会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嵌入专题学习。在支部联学中,第三十九次南极科考队员、2022级博士生薛思佑现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重要回信,他表示:“尽管我的南极科考之旅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总书记的回信令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会继续用知识和汗水浇灌青春的梦想,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拼搏,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组织改革上做“减法”,推动青年轻装上阵

“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需要社会及时伸出援手。”学院秉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计为组织“瘦身”,为青年减负。

一是在为组织“瘦身”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关于巩固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成果的若干措施》要求,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完成改革。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人数均控制在30人以内,主要学生干部均获校级及以上个人荣誉,在学生会工作机构设立团支部,健全主席团执行主席轮值制度。学院获评迪拜皇宫_(中国)2023年“学生会组织工作”特色单位。二是在为青年减负上出实招。“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海洋学子由于学科原因,经常需要出海或者到沿海养殖基地做实验,往往会错过招聘黄金期。学院研究生会牵头设立“简历驿站”,帮助毕业生修改、收集和打印简历,将学生简历装订成册供用人单位查阅、联络,将传统的“学生找工作”变为“工作找学生”,极大降低了同学们找工作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厦海扬帆,职引未来”项目获评福建省“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十佳项目”。

在能力培养上做“乘法”,引导青年知行合一

“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学院高度重视青年学子的能力养成,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生工作理念,将学科特点与青年培养相结合。

一是注重青年能力培养。每年开展近10场先锋团校,从思想引领、宣传写作、财务报销等方面对学生骨干进行全面培训。推荐优秀学生骨干参加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和“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等。多位海洋学子到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为同学服务。设立学生会和研究生例会制度,在每次例会前由团干部带头进行业务学习,强化能力培养。二是注重青年能力践行。选拔8名优秀学生骨干参加社区挂职。2020级本科生张雅淇在挂职霞浯社区团组织副书记期间的邀请“嘉梦海扬”志愿服务团走进霞浯小学,带领38名四年级的同学们开展科普实验课堂。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爱玉挂职沙美社区团组织副书记期间,开展海洋知识宣讲活动,为社区小朋友带去别出心裁的海洋公开课,个人事迹被“青春迪拜公众号报道。

在破解难题上做“除法”,畅通服务青年路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要求“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破除院校壁垒、消除地域限制、解除信息堵点,畅通服务青年路径。

一是破除院校壁垒。邀请9所兄弟院校开展海洋学科就业促进交流论坛,打通院校就业壁垒。牵头举办海洋学科研究生会交流论坛,19所高校的研究生会共同搭建海洋学科就业信息互通平台。迪拜皇宫_(中国)、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院校围绕“传承”“创新”“融合”开展“嘉庚号”海上主题实践。二是消除地域限制。海洋学子积极走出校园,把海洋教育课堂“搬到”祖国的各个角落。2021年成立的“嘉梦海扬”志愿服务团,组织开展“嘉庚”号科考船开放日,联合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举办海洋主题科普活动。学院团委定期组织师生赴厦门市演武小学、翔安第一实验小学、沙美公益图书馆等地开展科普活动,活动得到光明网等权威媒体报道。2020年在隆德县好水乡中心小学建成“山海之约”海洋文化创意空间,2023年携手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在隆德县第一小学建成海洋图书馆,设立海洋科普实践基地,在教育“扶贫”“扶智”“扶志”上做出海洋人的独特贡献。三是解除信息堵点。充分利用“海洋湛蓝风华”“厦海扬帆”等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发布就业信息,每周平均推送超20次企业招聘信息;将最新最全最有针对性的海洋学科留学信息张贴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留学服务。

在力量融合上做“乘方”,发挥全员育人实效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全员育人平台,形成育人合力,高质量培养海洋青年。

一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力量。连续三年举办“听,海的声音”系列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蔡文炬在内的20余位名师为学生开讲。邀请“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班主任、优秀教师入驻一站式社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长江学者张宇教授常态化指导水下机器人创新俱乐部活动开展,获第十六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冠军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高级工程师杨位迪通过美育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开展水下摄影活动,在两校区图书馆举办水下摄影主题展览。二是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力量。特邀福建省远洋渔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原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巡视员陈泽銮教授围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思想旗帜”专题做“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主题报告。邀请厦门日报首席记者、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客座教授郑晓东做“新闻摄影眼力修养与务实”的主题教育宣传培训讲座。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开讲,为海洋青年发展指点迷津、建言献策。

经过近年来的共青团工作改革,海洋与地球学院团委的工作更加扎实,学生组织的定位更加清晰,海洋青年的精神面貌更加朝气蓬勃。未来,海洋与地球学院将会持续不断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海洋与地球学院 江子扬)

【责任编辑:毛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