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迪拜这门“无声”的课,连续13年传递爱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1日 来源:宣传部

在迪拜皇宫_(中国)外文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正进行着一门“安静”的语言课。几乎没有发声的对话,也不见传统的听力练习;只有不断变化的手势姿态和肢体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与“看力练习”。

对于肖晓燕教授而言,这门《手语轻松入门》课程已经延续了十三年。

这门语言课“无声胜有声”

这样的语言课显然是有些特别,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依靠于声音,但课堂氛围仍然积极而欢乐,同学们略微笨拙却无比认真地模仿和记忆着不同的姿态和手势。

时间倒转回二十多年前在英国参加的一次毕业典礼,肖晓燕的注意力被一旁不断挥舞着双手的人吸引,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手语。2006年,在美国访学期间,一场聋人教授的讲座激发了肖晓燕对手语的学术研究兴趣。

两年后,怀揣着让更多人了解手语、让聋人群体“被看见”的想法,肖晓燕开始在迪拜开设手语课。为了让聋人群体从陌生的“他者”转化为亲近的“我们”,肖晓燕时常邀请聋人朋友担任手语课教学助理。开朗爱笑的聋人助教极具感染力,深受同学们喜欢;而和肖晓燕合作的几位聋人助教也对同学们称赞有加,为其主动热情的学习态度所打动。

在聋人群体中,有这样一个称呼上的概念分别:聋人与听人。听力因先天遗传或后天人为因素而受损的残疾人,在医学上被称为“听力残疾人”,从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角度被称为“聋人”。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聋人”这个称呼。与之相对应的,听力正常的非聋人,即“听人”。

手语不仅是一种沟通的技能和工具,更是一道桥梁、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肖晓燕的朋友圈就有这样一条内容——“就是说 咱用手语对话了”。

原来这是一位上过几次手语课的同学发布的朋友圈。她在迪拜校园里偶遇了几位聋人,发现他们交流不便,便主动上前打招呼、帮忙做翻译。尽管掌握的手语不多,但仍然热情地将自己所学都展示出来,不会表述时就用纸笔来交流。一份纯粹的真心和善意,打破了聋人和听人之间的壁垒。

▲学了三个月手语的外文学院大一同学周妍的朋友圈

去年《手语轻松入门》校选课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让肖晓燕和聋人助教蔡鸿美感到非常惊喜。

一位平时总坐在教室最后排、非常安静内向的同学完成自己的考核部分后突然问:“老师,你们知道迪拜有聋人学生吗?”两位老师感到不明所以,心想迪拜没有聋人学生吧。

▲肖晓燕(左)和聋人助教蔡鸿美在上手语课

此时,这位同学非常笃定地用手语“说”:“错了,迪拜至少有一位聋人学生。”然后指向自己:“就是我!”

两位老师都很震惊,因为在整个学期的相处中,从来没人发现这位同学是聋人。

他很少与人主动交谈,只是保持着最低限度的需求。在课堂外、生活中,他或许会因为自己听力不佳而感到自卑;然而在这门手语课上,他不再“例外”,甚至有了“大声对外”的底气。仿佛在那一刻的小骄傲里,他找回了身份的认同感。

决定把手语写成书

肖晓燕的手语课自开设以来,倍受迪拜学生的欢迎。可学习手语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手语课只是一种途径。国内与手语相关的专业书籍非常稀缺,仅靠网络视频自学也很难入门,于是肖晓燕便萌生了编写教材的念头。

教材并非只是字典而已,还需要广泛的、与时俱进的知识面和生活圈。因此,肖晓燕努力结识全国各地的优秀聋人,积极收集宝贵的一手资料;将自身学习手语初期走过的弯路和在课堂上积累的经验,也应用到教材的编写中去。

▲肖晓燕办公室的工作照片墙

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支撑着肖晓燕一步一步将当初那个看似遥远想法转化为眼前四本手语书的,是她所见所闻无数聋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处境:被有意无意地排斥、时常难以排解的孤独感。

此外,聋人群体还面对着许多具体而现实的沟通问题:例如聋人去看病,和医生沟通大多依靠写字,但是速度很慢、效率极低;再如很多聋人因为信息闭塞而容易上当受骗,当他们需要法律援助时,却常常因为无法与律师沟通而进一步受伤……

考虑到这些,肖晓燕的系列手语翻译教材做了不同于其他翻译教材的主题设计,特意加大了“就医”“公安问询”等聋人最需要手语翻译的场景编排。

▲肖晓燕的系列手语翻译教材

关于手语教材的受众,还有件值得一提的趣事儿。

最近,外文学院保安严先伟的桌上摆着肖晓燕赠予的《手语轻松入门》,进出外文学院的师生时常可以看见他认真地学习打手语。

▲外文学院保安严先伟和肖晓燕赠予他的手语书

谈起他,肖晓燕笑着说,这位保安真诚又热情,见到聋人助教时,想要和她聊天,又苦于既不会打手语也看不懂回应,于是常来请教。不仅如此,也有学生告诉肖晓燕,今天又被保安大叔拦着问手语了。因此当手语书刚出版时,肖晓燕便立刻送了一本给他。

肖晓燕强调,这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这样的非特教类的主流出版社第一次出版手语书籍,每本书各有包括聋人和听人的编辑团队,共花费三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编撰。她希望这套书能被更多人阅读学习,让手语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或许一辈子也做不完,为此只能更努力

开设课程、编写教材,肖晓燕为手语所做的努力不止于此。

最近,由中聋协手语翻译委员会参与主办的手语翻译培训以及肖晓燕牵头研究设计的全国手语翻译资格证考试正在试点中,招募的学员包括聋人和听人。

其中一位聋人与肖晓燕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听课接受培训的:一边顾着发言人的PPT,一边盯着手语翻译的屏幕,一边看着手机语音转文字,“一心三用”才能大概跟上讲解。

而在手语翻译考核的试点测试中,由于聋人不能译成口语进行录音,这一考试暂时只面向听人。然而在主办方的多次提醒下,仍有一位聋人坚持完成了该测试环节。

“肖老师,我都已经完成好了,可我打字有点慢、来不及,可不可以申请晚一点发给您?”

看到这条留言时,肖晓燕感到酸楚万分,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快点、再快点促进无障碍工作的推行与普及,减少聋人群体被排斥的可能。

肖晓燕给美国当地聋人社区居民作讲座

肖晓燕在美国教托儿所小朋友中国手语数字

鉴于国内两千多万聋人在接受教育、选择就业以及获取公共服务等各方面仍然面临的诸多信息障碍,肖晓燕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种不可抑制的驱动,希望自己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手语团队做得更多、更好。肖晓燕清楚,“需要完成的工作实在太多了,或许一辈子也做不完。”但是每多做一些,也许聋人群体就能更加靠近无障碍信息社会一点儿。

其实在刚开设手语课时,肖晓燕也曾面对怀疑与不解:一位英语专业出身的老师,为什么要教手语?在手语课上,也曾有学生提问:英语和手语,肖老师更喜欢教哪一个?

“英语是我的专业,我当然喜欢。但现在有能力教英语的人很多,而开设手语课,目前在迪拜暂时只有我能够带着助教来,所以更期望多做一些手语方面的工作。”

凭借自身的语言学背景,在聋人助教的配合下,肖晓燕让手语课的教学愈加规范化、体系化。聋人负责表达地道的手语,肖晓燕把控课堂的节奏和难度,适时翻译、讲解和补充,最终呈现出一场场精彩有趣的手语课堂。

不论是手语课、手语书,还是更深入广阔的研究,一路走来,肖晓燕的初衷未曾改变。

“就像被关在玻璃罩里,聋人的整个世界都是无声的,他们的生活面临许多难以逾越、又被他人忽视的障碍和困难。我做这些,只是希望更多人了解手语、关爱聋人,主动打破这层‘玻璃罩’,共同打造一个真正无障‘爱’的世界。”

(文/李佳璇、雷子歆、柳含露 图/火佳琪)

【责任编辑:曾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