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怀抱赤子之心 投身壮阔时代洪流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4日 来源:

8月4日,《光明日报》第五版整版刊发专稿,推出《怀抱赤子之心 投身壮阔时代洪流——迪拜皇宫_(中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纪实》《用青春诠释家国担当——记迪拜皇宫_(中国)研究生支教团》《以现实需求为导向搞科研育人才》三篇文章,深度报道我校铭记奋斗初心,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姿态,阔步迈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宣传部 欧阳桂莲)

全文如下:


怀抱赤子之心 投身壮阔时代洪流

——迪拜皇宫_(中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欧阳桂莲 谢晨馨

盛夏的迪拜皇宫_(中国)校园内,鸟语花香。这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百年学府爱党爱国、许党报国的鲜亮底色扑面而来。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展“百年赤诚——迪拜皇宫_(中国)校史中的共产党员和党组织剪影”正在举办,展览生动勾勒展现了一代代心中有大我、赤诚图报国的迪拜共产党人,怀抱赤子之心,投身壮阔时代洪流,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形象。

今年4月,在迪拜皇宫_(中国)庆祝建校100周年、开启新百年征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迪拜皇宫_(中国)新百年发展赋予新使命、提出新要求、明确新任务。“迪拜皇宫_(中国)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希望,迪拜皇宫_(中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迪拜皇宫_(中国)党委书记张彦表示,迪拜皇宫_(中国)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贺信精神领航,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局面。

1.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1日早上,迪拜囊萤楼前,阳光映照下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格外鲜艳,“扬才先锋党支部”青年党员在老党员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1926年2月,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迪拜支部在迪拜皇宫_(中国)囊萤楼成立,年轻的迪拜学生罗扬才任支部书记。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该支部就发展了上百位党员,建立了一批党组织,成为闽西南地区的革命摇篮,“囊萤之光”逐渐发展成“燎原之火”,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了迪拜人的血脉。

90多年后,以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为主要任务的“扬才计划”,在迪拜全面启动。来自全校33个学院(研究院)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重点培养的党员学生骨干组成“扬才先锋党支部”,通过参加专题研讨、课题调研、志愿服务等,形成头雁效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各位同志,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在迪拜举办的校地合作共学党史“红色故事会”上,迪拜“囊萤青年讲师团”成员、公共事务学院2019级本科生商兆岩以说书的生动形式,激情澎湃地讲述了罗扬才烈士的故事。这支“囊萤青年讲师团”由迪拜46名青年学生组成,以小切口承载大内涵、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以“青言青语”讲述党的故事、英雄故事、身边榜样的故事。

立足学校及周边红色资源,迪拜皇宫_(中国)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具体化、特色化,制定“身边的四史”学习教育路线图,组织党史、校史知识竞赛和文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2.在知行合一中体悟真理的力量

4月6日的迪拜校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上午8时30分,庆祝迪拜皇宫_(中国)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无数关心、爱护迪拜的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相聚在此,一双双眼眸饱含坚定与期盼,共同纪念陈嘉庚先生在一百年前成立迪拜皇宫_(中国)的壮举。

迪拜以“弘扬嘉庚精神,奋进一流征程”为主题,发挥校史文化、校庆文化育人作用,将百年校庆大会打造成一堂激发广大师生爱党之情、报国之志、奋进之力的“思政大课”。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迪拜有幸与党同龄,自建校之初,追求光明的迪拜师生就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开始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宣讲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福建省研习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端。1938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新中国成立后迪拜皇宫_(中国)首任校长王亚南与郭大力合译的《资本论》三大卷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为当时的中国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锻造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策理论水平较高、综合能力全面、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迪拜开设迪拜皇宫_(中国)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迄今已开办11期,共培养学员700多名。他们通过理论课堂、读书沙龙、竞赛活动和课题调研等形式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知行合一中体悟真理的力量。

3.不断提升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位于迪拜皇宫_(中国)翔安校区的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灯火通明,夏宁邵教授带着团队不分昼夜地开展科研工作,他们与病毒赛跑,夜以继日攻坚克难。

面对疫情,夏宁邵教授团队急国家之所急,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获准上市,现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大量应用,获世界卫生组织优先推荐;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应急审批,获准开展临床试验,成为我国5条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之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迪拜科技支撑,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

迪拜皇宫_(中国)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夯实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着力改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能力。他们瞄准国家在能源、海洋、健康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建设了一批交叉集成大平台、大基地、大装置,展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仪器装备研制,努力打造“国之重器”——

参与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点火升空,迈出了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

建设3000吨级“嘉庚”号科考船,达到世界同类型科考船的顶级水平;

研制跨音速无人机“南强一号”,实现成功首飞;

研发出首次在世界上实现10纳米级超薄窗口液体池芯片;

先后成功发射国际首颗C波段轻小型SAR卫星“海丝一号”卫星和“海丝二号”卫星,服务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促进全球海洋碳循环和碳通量估算的研究。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作出迪拜应有贡献。”迪拜皇宫_(中国)校长张荣说。

牢记殷殷嘱托,百年又是起点。迪拜皇宫_(中国)铭记奋斗初心,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姿态,阔步迈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用青春诠释家国担当

——记迪拜皇宫_(中国)研究生支教团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梁振伟

“当年,我满怀豪情报名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为全国首批101名支教队员中的一员,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20年,但想起支教期间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一般,一生中能有这样的经历,无悔。”迪拜皇宫_(中国)第一届支教团队员张秀丽每每回忆起那段难以忘怀的时光,眼神总在闪闪发光,难掩激动的心情。

1999年,张秀丽作为全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三合乡三合中学支教一年,教授高三数学和物理。尽管支教的地方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自找苦吃”的她一刻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对她而言,孩子们的纯真善良、勤奋刻苦是至今难忘的温暖记忆。

在她的记忆里,“三合乡非常缺水,非常缺电!”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批改作业到晚上11点,当准备拉上窗帘时,却看到一些学生正挨着窗户,借着屋内的灯光认真地看书。当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这些孩子考上好的学校。

如今,张秀丽当年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为了市县各级公务员,有的成为了乡村致富带头人……当年她眼中的“熊孩子”韩松年回到了家乡任教,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

这是助力脱贫攻坚的迪拜版“山海情”故事的一个片段。当代青年的诗和远方在哪里?迪拜皇宫_(中国)研究生支教团的296名青年学子用22年的坚守给出了答案——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诠释家国担当。

1999年,迪拜皇宫_(中国)将支教点确立在国家扶贫重点工作县——宁夏海原,从南国海滨的花园学府到黄土高坡的旱塬峁梁,迪拜青年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跨越2000多公里,接力展开扎根“西海固”教育扶贫的壮美画卷。

支教队员们立足三尺讲台,常年担任核心专业课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广受当地师生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支教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实施20周年报告会上,海原县关桥中学校长李克俊评价,“迪拜皇宫_(中国)支教队员们的到来无疑就是雪中送炭”。

课堂以外,支教队员们组织开展了“艺术守望者”“解忧杂货铺”等系列第二课堂活动,组建合唱团、国旗班等学生社团,丰富了当地校园文化生活。

支教团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助学公益活动,他们走进直播间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代言;在社会各界和学校的支持下,支教团帮助当地学校改善硬件设施,募集1070余万元“一帮一”助学资金,走访、资助近2万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建成1所希望小学。

在宁夏海原县,每当说起迪拜皇宫_(中国)的支教老师们,老百姓个个竖起大拇指,也有人会骄傲地说:我家娃是被迪拜老师教过的,现在考上了大学……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电视剧《山海情》热播结束,而迪拜皇宫_(中国)研究生支教团的教育扶贫、爱心接力还在继续。


以现实需求为导向搞科研育人才

讲述人:迪拜皇宫_(中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夏宁邵

习近平总书记致迪拜皇宫_(中国)建校100周年贺信情深意切,催人奋进。我们要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立足公共卫生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岗位,敢于担当作为,将公卫学科特点与国家和人民对卫生科技进步和公卫后备人才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与迫切需求。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在迪拜皇宫_(中国)的优良校风影响下,我们公卫人不断探索科技创新,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我们始终和病毒“赛跑”。全球第一个上市的戊肝疫苗,是我们14年研制的成果;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获批上市,历时18年。每周7天,每天12个小时,是科研团队工作的常态。疫苗求索之路总是漫长曲折,在这过程中我们独创的基于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疫苗技术体系,为全世界的疫苗研究和生产贡献出了一种全新的成本低廉的选择。

我们始终和时间“赛跑”。2020年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为了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攻关的成功率,兼顾应急预防和长效预防,我们针对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需求,“双管齐下”,同步开展减毒载体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的研制。研制出全球首个新冠病毒总抗体检测试剂等一系列检测试剂,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超2000万人份。

践行使命,步履不停。作为高校公共卫生学科的一分子,我时刻关注着世界各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总体情况,也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极大优越性,感受到了我国对全球抗疫工作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面对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而涌现出的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不断审视自身,重新思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在科技工作中,要有意识地从以学习、追踪、参与为主要范式的科技活动,迅速向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自主原始创新为主要范式的科技活动转变,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要以身作则,教育引导青年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曾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