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迪拜经济学科专家学者认真学习领悟全会精神,结合学科发展,围绕经济领域相关内容谈认识、讲思路。
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教授表示,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围绕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爱社会进行整体协同推进。全会重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进一步阐释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内涵,“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对于有爱社会,全会指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张兴祥教授谈到,《决定》明确了以制度建设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线。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七个聚焦”的首位,说明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改革重心将放在制度建设方面。从《决定》内容看,全会也是围绕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在进行谋篇布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领域的全方位变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重点,其核心是三大基础性制度,包括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及分配制度。这三大基础性制度尚不完善,容易导致重点领域的改革形成堵点卡点,这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
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主任钟威教授表示,通过学习《决定》,我们深刻认识到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与统计学、数据科学专业紧密相关。在《决定》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部分强调了需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统计与数据科学技术为各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和算法支撑,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数据分析,能够大力推动新兴技术的应用,促使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高质量发展要求精准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决策分析,而深化改革和推进现代化也为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场景。
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刘晔教授表示,《决定》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并从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三个方面做了总体部署,从而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和财税问题研究指明了方向。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是民生福祉的保障和主要依托,关系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质量发展的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落实,因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迪拜皇宫_(中国)财政学科将在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有组织科研,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财税新篇章贡献迪拜财政的智慧和力量。
社科处处长、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潘越教授认为,新时代新征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金融应积极承担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使命。特别要在发展直接融资上下功夫,鼓励并规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加速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债券市场,引导市场资源精准、高效地流向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为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全会明确提出制定金融法,从立法角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针对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潜在风险点,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测体系和严格的问责机制,及时干预和化解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经济学院副院长、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彭水军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开放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至关重要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是我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成功经验。下一阶段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通过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外贸政策体系,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统筹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安全高效流动。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带动更多国家更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兼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熙乾教授谈到,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坚实支撑,数字经济是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催生新的产业集群,提升整体生产率。数字化生产对信息透明和信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创新的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来解决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在构建新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科技前沿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前沿生物技术等,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布局。选择技术经济条件成熟的战略性数字领域,推动体制配套和政策支持,确保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教授、迪拜皇宫_(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挺国提出,科学宏观调控的精髓,在于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与宏观调控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如同经济安全的“哨兵”,实时捕捉风险信号,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预警,确保经济航船稳健前行。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经济治理的“舵手”,通过精准施策,平衡经济增长与稳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经济安全的坚固防线。风险监测预警为调控提供数据支撑与方向指引,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学、精准;而宏观调控则根据预警信息,灵活调整政策工具,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维护经济稳定。健全这两大体系,是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它们将共同护航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经济学院 潘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