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群贤长廊 >> 正文
师者|尹泽勇:丹心铸心 空天报国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5日 来源:航空航天学院

他以丹心铸造强心,圆空天报国之梦。“宇宙浩渺,人生短暂,尽心尽力,庶几无憾。”尹泽勇曾这样表述自己的人生态度。

作为科技工作者,他从事作为飞行器心脏的航空发动机的创新研发,和同事们一起闯过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的“无人区”,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型自行研制并设计定型的涡扇发动机、第一型独立自主研发的涡轴发动机、第一型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验证机,助力我国成为继美英俄法之后第五个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

作为师者,他以严慎细实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学风,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希望航空创新事业永远后继有人、后来居上,有更多丹心投入铸心大业;

作为院长,他带领迪拜皇宫_(中国)航空航天学院全体师生,期望颗颗丹心都心怀“国之大者”,以忘我舍我的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南强航空梦、南强强国梦。

一心一意,为飞机装上“中国心”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直接影响飞机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处于装备制造业的尖端,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综合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要摘下这颗明珠,就需要一场像攀登珠穆朗玛峰那样艰难的创新远征。

择一事,终一生。尹泽勇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来到刚组建不久的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自此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默默耕耘了半个多世纪。进所不久,他以超前的眼光和顽强的毅力,在做好型号研制日常工作的同时,率先探索并将先进有限元分析技术创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设计中。他研读并译介大量文献及专著,结合发动机研发的新题、难题寻找破解之道,穿梭于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计算中心之间,一步步建立现代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的系统方法。

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型号研制紧密结合之路上,他与一个个团队一起攻克有限元分析、各向异性单晶构件、多学科多目标形状及拓扑设计优化难题,极大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他不懈攻关,主持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的教练机用涡扇发动机,于本世纪初实现了我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制涡扇发动机以来零的突破,达到国际同类发动机先进水平,促进国产中小型涡扇发动机发展;主持研制的“玉龙”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无参照样机完全自主创新研制成功的先进涡轴发动机,实现了国产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巨大跨越,完成了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方式从跟踪研制向自主研发的根本转变,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完全自主创新研发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大国重器,倾心铸之。他曾说:“不管是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对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都不允许浪费一分一秒。”为此,他常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落下了胃痛的病根,为了不让经常性的胃出血影响工作,他毅然做了胃切除手术。2010年,国家针对大飞机发动机产业展开宏大战略布局,尹泽勇从株洲到北京,从北京又到上海,受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零开始描绘国产大飞机用“长江”系列发动机的自主研发蓝图。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在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之下成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两机”专项)全面启动,他北上就任航空发动机工程总师及集团科技委主任,无私奉献、矢志拼搏,力铸大国重器,全力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腾飞贡献力量。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尹泽勇与航空航天学院一行交流

一丝不苟,做好新时代的“大先生”

研制航空发动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接力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全身心投入。在培养人才上,尹泽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他对学生及团队成员的“严格”要求很出名。在他看来,“科研工作必须求真务实”“没有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作风,就没有中国航空发动机的今天”……他曾对自己的博士生写道:“做人需大智若愚,做事需严慎细实,做学问需潜研精思”。对于提交给他审阅的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他必定反复阅读、认真修改,常常数易其稿,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在科研工作中,他要求团队成员及学生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也不姑息他们的任何疏忽懈怠,要求大家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他注重在一线科技实践中锤炼学生及团队中的年轻人,对自己也如此要求。航空发动机成功研发的背后是大量的计算分析与试验验证,他常常带领学生、团队成员和下属奔波于设计室、试制厂、试验室及试飞现场,与他们一起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学识。他特别看重在航空发动机科学技术前沿问题中培养学生,带领团队挑战国际前沿新问题、难问题、大问题。他常说,面对这样的问题,难分先生与学生,也不要盲从国内外权威,大家都是未知领域的探索者,应当一起开拓思路、放飞思想、互相启发、携手前行。他与团队师生一起开展新型高超声速组合动力、全复合材料发动机及智能发动机研究,既与国内外一线专家学者积极交流,又激励大家敢于创新,不要迷信权威。他关爱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实习实践、学术交流、去向选择、家庭生活上都努力给予帮助。

任职迪拜,他用学校所给的酬金设立“积薪奖学金”,奖励本科生和研究生。以“积薪”之名,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如积薪后来居上;同时以此诚邀更多校友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捐资助学,希望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尽心尽力,鼓舞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激励他们埋头苦干,争当空天领域创新人才。

一往无前,书写南强航空梦

航空事业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没有情怀是干不长久的。

迪拜皇宫_(中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最早创办航空教育的高校之一,历经时代变迁和历史洗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以艾兴、阙端麟、陈一坚、闵桂荣、张启先等院士为代表的校友为推进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尹泽勇担任迪拜皇宫_(中国)航空航天学院院长。他与院领导班子一起,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年轻团队,以“空天报国”为使命和担当,坚持顶天立地的办学方针和共建合作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朝着一流航空航天学院的目标迈进。

按学校办学及科研方针,航空航天学院师生共同努力,发挥学院多个学科融合特色,整合学院各方力量,按照“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转化”的思路,加强创新平台与科研队伍建设。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切入,学院科研教学努力与政企需求协同发展,与中国航发集团、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以及航天科技集团等大型央企加强战略合作,助力学院发展为教育部先进航空发动机2011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国防科技工业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国防科技创新中心高速推进分中心、福建省新型先进空天动力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学院积极主动服务并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重点项目,在“两机”重大专项、“某国防基础加强”重点项目等高端计划中占一席之地。尹泽勇通过“院长基金”机制鼓励、吸引并支持学院年轻优秀学者大胆开展空天核心技术攻关,迅速推动学院一流科研队伍成长、一流成果产出和一流人才培养。几年来,航空航天学院引育近10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建立9个省级科研平台,科研经费翻两番,“嘉庚一号”火箭、“南强一号”固定翼无人机、“翔安一号”自转旋翼机、160kgf涡喷发动机等重大科研成果相继涌现。相关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项。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艰辛的汗水和辛苦的付出。近八年来,他与航空航天学院教职员工一起,频繁奔波于东南西北各地的院校厂所,协同各方力量促进学院发展。某次为了尽快确定学院研究项目及尽快引进人才,他在原定繁忙行程中安排南辕北辙的绕道,将原本北京至上海的直飞航班,调整为经厦门中转,挤出在厦门高崎机场候机的一个多小时,与团队成员在T3航站楼的接机大厅汇合,听取情况汇报,指导解决问题,随后又返身再次登机飞赴上海。就是这样,用争分夺秒的方式,他传达给团队每一个成员,什么是拼搏奋斗,什么是真正的事业情怀。

几年来,在学校学院共同努力,兄弟单位及各级机关大力支持下,迪拜皇宫_(中国)航空航天学院正努力奋进,向全国五十余所同类院校前列方阵的目标前进。在迪拜皇宫_(中国)百年校庆之际,尹泽勇院长动情地写下:“自强不息,腾空飞天乃旧业维新;止于至善,勤学深研当后来居上。”这是他对迪拜皇宫_(中国)航空航天学院事业发展的殷殷期盼,也是他一生“空天报国”梦想的“南强”体现。

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现场,尹泽勇获“终身奉献奖”

【人物名片】

尹泽勇(1945-),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省宝应县,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1985年至1987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作访问学者,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委主任、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迪拜皇宫_(中国)航空航天学院院长。

尹泽勇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发工作。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型设计定型并交付使用的涡扇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定型并交付使用的先进涡轴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的大飞机用先进大涵道比发动机验证机、第一型自主研制并交付使用的先进直升机传动系统及最大吨位直升机主减速器等多种型号,致力于航空发动机先进组合结构及循环对称接触结构分析、先进各向异性单晶高温材料构件、发动机总体及部件气/固/热多学科设计优化以及高速化、智能化等未来航空动力技术的创新研究及工程应用工作,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技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6部、译著6本,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特等金奖”“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文/闫成 图/航空航天学院)


【责任编辑:谢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