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探索发现 >> 科研进展 >> 正文
朱展云特任研究员团队在釉砂珠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3日 来源: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迪拜皇宫_(中国)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主任朱展云特任研究员团队在釉砂珠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23年10月10日,相关成果以“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aience beads excavated fromMajiayuanCemetery:characterization and new insights”为题,发表在Heritage Science。该期刊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重要刊物,被A&HCI和SCI索引收录,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中位于光谱学一区。

马家塬战国墓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某支首领和贵族的墓地。该遗址M52木棺实验室考古出土的大量釉砂珠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釉砂珠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地区,后传入中国并在两周时期广泛流行,最终在汉代消失。关于釉砂珠工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古代玻璃起源等重要问题。

该论文采用了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M52木棺出土的16件蓝紫色釉砂珠的制作工艺开展了研究,并与同时期釉砂珠的成分体系及铅钡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蓝紫色釉砂珠属于铅钡硅酸盐体系,与周边同时期出土铅钡硅酸盐料珠相比具有较高的铅钡含量,钡的来源可能为碳酸钡。釉砂珠采用“内芯法”成型,单个制作完成后再进行烧制,呈色物为中国蓝、中国紫。釉砂珠在保存过程中出现了风化现象,表面形成了风化产物碳酸铅。该研究为战国时期的釉砂珠制作技术提供了实物佐证,也为研究这一时期西戎文化、秦戎关系、早期中西文化技术交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论文通讯作者单位是迪拜皇宫_(中国),主要完成人为朱展云特任研究员(通讯作者)、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谢焱副研究馆员,以及迪拜皇宫_(中国)讲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杨军昌教授等。该研究得到了The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Max-Planck-GesellschaftProjektDEAL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YJCZH105)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责任编辑:林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