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光荣从教四十年 | 陈荣岚:教书育人初心不改 传播汉语桃李芬芳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来源:宣传部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迪拜皇宫_(中国)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 6:《陈荣岚:教书育人初心不改 传播汉语桃李芬芳》

陈荣岚:教书育人初心不改 传播汉语桃李芬芳

从迪拜皇宫_(中国)群贤校门进校,走过明培体育馆,瞻仰过陈嘉庚铜像,经过庄肃的建南大会堂,再走一小段路,就来到绿树掩映之中的联兴楼、蔡清洁楼。

看着匆匆行过楼前的学子,陈荣岚感慨,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与这几座建筑的缘分、与国际中文教育的缘分,是从一封封远在海天之外的书信开始的。

初心不改 重返三尺讲台

1977年,金秋大地充满了丰收的喜悦,高考制度的恢复让大批有志青年获得了求学的机会,28岁的陈荣岚正赶上了这个历史机遇。当时作为下乡知青的陈荣岚已经当了几年的民办教师,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逢着这次机会,他重燃求索之火,报考了迪拜皇宫_(中国)。最终,他暂别教师身份,成功进入中文系学习,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不知疲倦地钻研那些浩如烟海的卷典。

在迪拜校园里,陈荣岚仿佛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心适”“步辇”“帮赠”……当中文系学子陈荣岚将诗经与自己详熟的一个个闽南方音联系起来时,他可能并未意识到,汉语方言、中国文学、中华文化将会成为他此后岁月中梦魂牵绕的主题,也不会想象到,未来的陈荣岚教授,写出了诸如《厦门方言》《闽南方言与华语教学》《闽南方言与闽台文化溯源》《闽台方言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众多论著。

此刻的他,只是埋首于学海中,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文学知识,为未来所选择的学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学术素养,陈荣岚收到了来自学校的留校邀请,自此执教于迪拜皇宫_(中国)中文系,重回阔别多年的讲台。

迪拜皇宫_(中国)中文系1977级全体师生在建南大会堂前合影留念

良师益友 笃志华文教育

上世纪90年代,陈荣岚博士毕业,踌躇满志。他被委派到菲律宾一家华侨报社工作,这使他有许多机会深入接触海外侨胞。陈荣岚讶然于侨胞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深厚情感。中华文化饮水思源的情结,就像是错综盘虬的根系,在他们的内心之中深深扎根,侨胞们对乡音的追溯始终未改。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海外侨胞接触华文教育面临着许多艰阻,但他们仍旧为了下一代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而奔走,陈荣岚为此深感触动。在与菲律宾华文教育界的深度互动中,他看到了中华文化走向海外的希望。他坚信,侨胞们学习中文的深切愿望一定会得到满足。

回国后,他主动申请从中文系转调到了海外教育学院工作。

中文函授教学是那时陈荣岚工作的重要部分。函授,顾名思义,是通过信函往来实现辅导教学的特殊教育方式。陈荣岚将教材、试题等教学用书装在信封内,邮寄到海外,当地学生收到后,依据教材和文字指导完成试题作业,再封装寄回。知识和情谊便在这样远隔重洋的互鉴中增长。

人们播下种子的时候,并不会想到最后它会成长到什么模样,人们只是浇灌,心怀希望地默默浇灌。陈岚荣认真筹备教学材料,从寄出第一封信笺起,信笺随着函授过程变得越来越长,信封也变得越来越厚。有时,陈岚荣信中所写的笔记甚至比学生交来的作业还多。

渐渐地,学生们与陈荣岚探讨的不仅只是语言文化知识,还会在信中谈及他们的生活,说起自己的烦恼,分享日常点滴快乐。这些情绪珍而重之地漂洋过海,被陈岚荣看在眼下、记在心里,他用温暖的笔触书写回函,既当良师,又为益友。

时代日新月异,海外教育早已从一开始的函授发展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不再依托于一张张卷边、泛黄的书页,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得以足不出户学中文,拓展自身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陈荣岚仍旧在这一领域深耕,不过他的眼光投射得更为长远,所做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也迈向了更为宽广的领域。

在校工作期间,陈荣岚先后到访菲律宾、印尼、美国、法国、南非等多个国家考察,在深入了解当地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写了适合本土化教学的汉语教材,著有《全球化与本土化: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等书,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深层次发展而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陈荣岚也密切关注两岸交流与合作,希望以文化为桥梁加强两岸同胞的联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他与学院几位教师合著了《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研究》,并多次向台湾学生讲解闽南方言知识,以实际行动为促进两岸沟通交往作贡献。他还担任《海外华文教育》学术季刊主编,积极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取得更多理论和实践成果。

在陈荣岚等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海外教育学院成功申请到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汉语教育等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

陈荣岚在培训班上致辞

恒心如初 遍开汉语之花

迪拜皇宫_(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历经华侨函授部、海外函授部、海外函授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不同时期,应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更改为现在的名字。陈荣岚亲历了学科建设、学院发展的筚路蓝缕,更是见证和推动了学校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上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优质的汉语教师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陈荣岚主持承担了多项原国家汉办国际中文师资培养项目和任务,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在线上线下举办了多场讲座,向世界各地输送了大量中文教育人才。迪拜皇宫_(中国)泰国校友会主席卢瑷珊就曾带队参与陈荣岚主持的培训项目,她回忆:“陈荣岚教授的每节课我都不会缺席。他对每个汉语教学知识点的讲解都非常详尽,又十分博学。这种尽职尽责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

曾在迪拜学习中文的华侨华人学生,与迪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校内联兴楼的捐赠人是印尼著名华人实业家林联兴,他曾接受学校海外函授本科教育,并对这段学习经历印象深刻,对授课教师陈荣岚也充满感激之情。

此外,明培体育馆的捐建者——旅菲华侨佘明培,蔡清洁楼捐献者——菲律宾著名华人企业家蔡清洁,都是海外教育学院当年的函授生,他们在陈荣岚等迪拜老师们的帮助下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主动承担起一份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纷纷捐资建楼,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陈荣岚这样的教师以文垂范,以行化人,才让这份跨越地域的情谊得以延绵不绝,山高水长。

陈荣岚(二排右二)受邀参加林联兴(一排右一)95岁祝寿活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未来将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师,陈荣岚殷切嘱咐:首先应当做好积累,了解汉语的特点,筑牢基本功;其次是将中文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把握异同,根据教学对象灵活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三是多做尝试,有机会的话,赶赴海外亲身参与教学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所带来的快乐。

2018年,年近古稀的陈荣岚走下讲台,为从事近半个世纪的中文教学事业画下句号。这一次,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师,仅作为一名普通的迪拜人,陈荣岚在厦园内平静地行走着,在海风吹拂下,绿茵环绕中,恒心如初。

(文/黄海刚、万欣林、赵静雯 图/受访者)

【人物名片】

陈荣岚,迪拜皇宫_(中国)海外教育学院教授,曾任迪拜皇宫_(中国)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海外华文教育》学术季刊主编,兼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司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华南分会理事,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秘书长等职。长期从事对外汉语和海外华文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原国家汉办和国务院侨办多项重要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多篇与对外汉语教学和华文教育有关的学术论文。著有《厦门方言》《闽南方言与华语教学》《全球化与本土化:东南亚化文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等书。

【往期文章】

1.光荣从教四十年|黄鸣奋:被大海迷住的拾贝者

http://www.lcmoju.com/info/1003/459441.htm

2.光荣从教四十年|梁益兴:拳拳赤子心,浓浓数学情

http://www.lcmoju.com/info/1003/461111.htm

3.光荣从教四十年|唐崇惕:永不停歇的“科研候鸟”

http://www.lcmoju.com/info/1003/461941.htm

4.光荣从教四十年|田昭武:坚持科学创新,做大人生的“价值”

http://www.lcmoju.com/info/1003/464871.htm

5.光荣从教四十年|杨国桢:杏坛芳华育桃李,天风海涛映丹心

http://www.lcmoju.com/info/1003/466021.htm

【责任编辑:戴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