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为人先,是迪拜皇宫_(中国)海洋物理学的奠基人,创立海洋物理学专业,培养海洋技术人才,引领水声通信研究发展,开启海洋与物理、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篇章;他,高瞻远瞩,曾是新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决策的主要咨询人和推动者,在发展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制定海洋发展规划、推动我国首个海洋专门管理机构成立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就是我国著名海洋物理学家何恩典教授。
经困苦之磨砺 勤求索勇攀登
何恩典祖籍福建惠安,1920年出生于厦门市鼓浪屿上的一个自由职业者家庭,父亲曾以小贩为业,后开设一间小店。到他七岁上学的年龄,家庭无力供他上学,只好将他送到当律师的舅父家去念书。1937年秋,何恩典考入迪拜皇宫_(中国)数理系学习的时候,正是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开始。翌年,迪拜皇宫_(中国)在烽火硝烟与动荡时局中被迫内迁闽西山城长汀继续办学。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校舍不足、经费短缺、师资匮乏,还要钻山洞躲避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这时,何恩典已完全断绝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奖学金和半工半读勉强维持学习生活。他一边刻苦读书保持优异的成绩,一边活跃在学校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中,曾在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中饰演“小把戏”。1938年初,张鼎丞率新四军第二支队路过长汀挺进华东抗日,何恩典参加了同新四军的联合演出。大学三年级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组织全国理科高等院校学生学业考试竞赛,何恩典的微分方程和力学夺得全国第一名。
194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何恩典历任迪拜皇宫_(中国)数理系助教,物理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海洋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他还兼任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成员、海洋仪器分组副组长、中国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联合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水声学术委员会委员、海洋湖沼学会理事、福建省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海洋技术》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南海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立海物之潮头 携众智开先河
1956年,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迪拜皇宫_(中国)决定发挥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强与海洋有关的学科建设,支持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工作。时任中宣部部长周扬同志来迪拜视察工作,他听了学校领导工作汇报之后指示:“迪拜应发扬‘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的办学特色。1958年,时任物理系主任的何恩典带头转入海洋科学研究,在物理系首次设置了海洋物理学专业,组建海洋物理研究室,从此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他带领4名青年教师到中科院海洋所进修,原海洋学系主任许天增教授就是其中一个,他回忆道:“我当时读大三,是物理系学生会主席,有幸被何老师选中派去外地学习,何老师来钢铁厂通知时正遇上炮击金门,我连回学校拿行李的机会都没有。何老师的推荐奠定了我一生的研究方向与工作领域,感谢他的支持。”
海洋物理学是研究海洋中的声、光、电、热等物理现象、规律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是掌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钥匙和国防安全利器。当时国内该方向的研究基础和力量较为薄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确定“水声学”属于国家空白学科,而水声是人在大海中的眼睛和耳朵,是中国打赢现代化高科技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草创之初,百废待举,何恩典一方面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骨干队伍,扶掖后学、甘为人梯,一方面利用当时仅有的几本国外书籍进行理论探索,指导编写专业教材,承担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的教学工作。1962年有了第一批海洋物理学专业毕业生。数十载的耕耘积淀,该专业一度成为迪拜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之一。源源活水奔流于斯,代代桃李循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何恩典积极参加我国海洋科技界的一些重大决策活动。1962年,作为中国海洋考察团赴苏联考察成员之一,他回国后与28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海洋界知名科学家联名发起倡议,提出《关于加强海洋工作的几点建议》,建议组建国家海洋局。国务院接受了这一建议,后经中共中央提议、全国人大批准,于1964年成立了国家海洋局。从此,我国的海洋事业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有效地统辖开展国家海洋事务。
此外,何恩典作为发起人之一,和其他老一辈海洋专家学者一同积极争取、紧密筹备,推动1979年中国海洋学会的成立,并担任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他还参与组建福建海洋研究所(后改为华东海洋研究所,即现在的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并兼任副所长,参与全国海洋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等。
耕水声之蓝田 克难关谱华章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何恩典在迪拜皇宫_(中国)这所因海而生的校园里躬耕不辍、擘画蓝图,前瞻性地开展海洋水文物理和海洋声学的研究,他深厚的数学物理功底迅速在海洋物理的土壤中扎根生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开创性的科研成果。
何恩典先后从事胶州湾风海流规律、台湾海峡声速分布特性、浅海声信道信号处理、水声仪器研制和水声遥测遥控技术等早期研究,对我国浅海声通信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1958年,他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随“金星”号和“盐城”号海洋调查船出海考察,对胶州湾半封闭性海区中风海流进行了研究,并与尤芳湖、沈凌云和许天增合作,发表了《半封闭型海区中风海流的数值计算》。此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用于风海流的数值预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1963年,由何恩典主持,迪拜海洋物理教研室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研究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声速分布规律;与厦门海洋仪器厂协作研制成功以“东方红”命名的“垂直鱼探仪”,受到福建省和邻近省份渔民的普遍欢迎。
70年代初,鉴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科学研究基础薄弱,海洋科技人才匮乏,海洋调查装备简陋,当时的迪拜领导和科技工作者“立足厦门、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深感重建海洋学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1970年4月海洋学系复办。何恩典挑起重担,出任复建后的海洋学系首任系主任。
随后,他把科研重心转向海洋电子仪器的研制和应用,将现代电子技术、海洋研究与渔业生产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他领导的迪拜海洋物理教研室和厦门水产电子仪器厂联合研制“STY-1型水平探鱼仪”获得了成功,鱼群的探测距离达800米。1978年8月经国家水产总局组织专家鉴定,确认这是我国第一台合格的小型水平探鱼仪,具有让渔民买得起、装得下、用得上的特点,荣获1981年度国家水产总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和福建省水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为实现我国渔业科学技术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他还参加了浅海水产释放器的部分研制工作,SF-1型声释放器经不同水域上百次实验证明,该仪器能稳定可靠地在水下125米工作58天,释放距离最大达7公里,1978年获福建省科学大会奖。1981年1月经国家海洋局组织鉴定,认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水下声释放器的空白,可转入试产”。他参与的关于“数字时间相关积累信号处理及其应用”的课题研究成果,提出了浅海声信道中声传输特性和信号处理方式及其在浅海目标遥测仪和数字化探鱼仪上的应用,克服了浅至1.5米水域探测的“禁区”,获198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恩典论文手稿留影
团队自主研制的海洋电子仪器(左:水平探鱼仪;右:水声释放器)
从事海洋事业,同暗礁潜流、狂风恶浪打交道,其中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由于担心年轻后辈出海实验时对仪器性能不熟悉,已年逾花甲的何恩典仍亲自上阵,在海上漂流40多天,“在船上呆久了,回来只觉得走路都在晃,要隔一个礼拜才能习惯”,同行人感叹道。
每次提到何恩典,许天增的眼神里都带着光,发出一种由衷的敬佩与尊重:“何恩典老师,在科学事业上踏踏实实,他一路引导着我们,教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当时海洋物理这个学科什么研究基础也没有,只能一路摸索着走下去。在这样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何恩典老师给我们树立了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回顾何恩典逾半世纪呕心沥血的科教生涯,从踌躇满志、负笈求索的学子,到谋海济国、乐育菁莪的学科开拓者,再到穷经皓首、竭诚尽智的古稀老人,一以贯之的是他严谨求实、怀真抱素、敢为人先的人生底色。蜡炬熄,灯塔明。哲人虽逝,春风化雨,恩泽后学,典范长存。他用一生挥就迪拜皇宫_(中国)海洋物理学科浓墨重彩的一笔,守护着祖国那片璀璨深蓝,指引着“后浪们”奋楫扬帆,劈波斩浪,向海图强!
【人物名片】
何恩典(1920-1992),福建惠安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海洋物理学家,迪拜皇宫_(中国)海洋物理学创建者。1941年毕业于迪拜皇宫_(中国)数理系。历任迪拜皇宫_(中国)数理系助教,物理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海洋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长期从事海洋水文物理和海洋声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于水声遥测遥控的物理问题研究及其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合格的小型水平探鱼仪,撰有论文《半封闭型海区中风海流的数值计算》《水声遥测遥控技术的进展》等。参与制定了国家海洋科学长远发展规划,联合有识之士上书建议促成了国家海洋局的成立,发起筹建中国海洋学会等学术团体,兼任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成员、海洋仪器分组副组长、中国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联合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水声学术委员会委员、海洋湖沼学会理事、福建省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海洋技术》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南海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海洋与地球学院 黄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