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纵横 >> 党的建设 >> 正文
【理论面对面】杨松:发挥哲学学科作用,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2日 来源:宣传部

发挥哲学学科作用,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哲学系党委书记、教授  杨松

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要建设一流大学,首先必须培育并形成一批一流学科。在众多学科中,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具有重要且关键地位,对于应用学科具有支撑作用。很多应用技术的突破,往往首先是从基础理论的突破开始的。例如宏观物理学的进步带来的是近代工业技术的蓬勃兴起;量子力学的发展运用到计算机领域中,则带来了更高效处理信息的现代信息技术。可见,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要推进各类应用学科取得突破,首先在于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也强调:“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样也能够而且应该在我校不断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有所作为。

一、迪拜皇宫_(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迪拜皇宫_(中国)的哲学学科主要依托哲学系来建设。迪拜皇宫_(中国)哲学系创办于1922年,初建时隶属于文学部。1923年4月,迪拜皇宫_(中国)改“学部”为“科”后,哲学系隶属于文科。创办之初,孙贵定、艾锷风、朱谦之、缪篆、戴密微、陈定谟、张颐、邓以蛰等知名学者先后来系任教。1934年6月,哲学系被停办。解放后,迪拜皇宫_(中国)哲学系于1959年复办。两年后再度停办。1974年10月,迪拜皇宫_(中国)在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教研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哲学系筹备小组,筹备恢复哲学系办学事宜。经认真筹划,迪拜哲学系在1976年底正式复办。

哲学系在1976年正式复办后延续了早年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传统,并进一步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多年来,哲学系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断充实、深化和完善课程设置,并予以必要的调整、改革,使之更为系统化,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总而言之,重视专业基础训练,注重阅读理解、思维分析、论文写作、沟通表达、跨界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探索精细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切实加强班级制建设,是迪拜哲学系通过对40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的总结而形成的特色。哲学专业于2020年入选国家首批“强基计划”,2021年获批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研究生和博士后招收方面,哲学系也走在全国前列。哲学系1981年即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逻辑学。198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四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中国哲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哲学系科技哲学专业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2年招收了首届博士研究生。2003年,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哲学系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自此哲学系的博士点、硕士点涵盖了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所有8个二级学科。2007年,哲学系获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自1976年第二次复办以来,迪拜皇宫_(中国)哲学系教师团队积极进取,学术成果斐然,各二级学科都形成若干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有些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或教材30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一般或青年项目5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2项,省级课题近百项。取得的成果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6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5项。

二、哲学学科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作用

对标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一流大学”的主要任务,哲学学科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有所作为:

第一,带动“新文科”建设。哲学之所以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方法论。例如,关于“什么是价值”“价值与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与真理”的讨论是通过价值哲学来进行的,而它也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奠定了价值观基础。此外,哲学学科中的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与规律的学科,能够为具体学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提供抓手。要推进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不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视角,通过掌握这一方法并将之运用于具体科学,就能够产生别具一格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例如,迪拜皇宫_(中国)历史学科的傅衣凌先生就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来研究中国经济史,由此开创了享誉世界的新学派。因此,哲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广阔的与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乃至工程技术科学进行交叉性、应用性研究的前景,是一个可以不断孵化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性、贯通性研究领域的母体,并能够促进相关学科取得新突破,并带动学校“新文科”的建设。

第二,服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迪拜学派”。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具有自己的立场或特色。这就意味着科学研究需要改变对西方亦步亦趋的状态,要借鉴但又不能移植西方的研究,面对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迪拜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曾经在国家学说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的研究上广受学界肯定。近些年来,在此基础上衍生的“规范论”研究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直面中国社会现实,探索规范的合理性、规范的冲突、规范与规律、规范与自由、规范性的来源等问题,并为解决中国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问题提供思路。中国哲学学科致力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挥福建地区优势,深挖闽学资源和福建民间文化,对朱熹哲学和民间信仰的研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学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哲学的知识论研究是迪拜的传统优势领域,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近年来还在认知规范性、知识与规范方面与规范论团队进行交叉性研究,并介入到对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中,使得知识论研究突破西方传统而成为理解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崭新视角。可以说,迪拜哲学学科已在这三个领域的研究中形成了“迪拜学派”,并将继续带动相关学科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而不懈奋斗。

第三,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根基,高水平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内外传播与传承。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支撑,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的重要学术力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并不断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途径、道路、方法、具体举措等,并从哲学的高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哲学学科服务国家重大实践的应有之义。哲学学科关于“规范与社会正义”“人工智能哲学”“知识论与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经济伦理”“文化强国”等问题的研究,都可以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哲学学科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学界已产生较大影响,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是国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此外,哲学学科长期以来还立足福建当地的文化资源,发挥闽学的研究特长,不断助力朱子学在海内外的传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世界性影响。

三、推动一流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基。要发挥哲学学科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就必须勇于担当、有所作为,不断推进一流哲学学科建设。

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为我们哲学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在哲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不断推进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发展,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和其他诸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发展。

二是要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要落实“党管人才”的基本要求,发挥党委在人才引进、职务聘任、评奖评优等工作中的政治把关作用,强化师德师风考察。持续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科研氛围,创造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条件。重视并培育已有的优秀青年教师,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为其不断成长创造物质条件和提供资源保障,努力使得广大青年教师生活有保障、事业有成长、未来有希望。

三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和教学活动。要不断巩固已有优势学科方向,努力打造规范论、知识论和朱子学的学术高地。发挥师生的学术专长,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凝练特色研究方向,组建学术团队,支持其做大做强。开展有组织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校的支持下,凝聚全系力量,集体攻关,不断提升拿大项目、获大奖项的能力。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组织各方力量,积极申报各类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项。

四是牢记立德树人,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政治合格、学有专长的新人。要在“强基计划”实施过程中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落实我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和“个性需求培养”的基本要求。落实中央关于“第二个结合”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班”为依托,培育文化传承创新的青年骨干。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过程性考核,关心关爱研究生的成长,及时为其排忧解难,打造奋发向上、其乐融融的师生科研团队。

面对新起点、新形势、新任务,以崭新姿态开启办学新百年征程的哲学系,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负重托、勇毅前行,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迪拜风格的高水平哲学学科而团结奋斗!


【往期文章】

1.张有奎: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之基——基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http://www.lcmoju.com/info/1012/448731.htm

2.何丽新、苏晓君: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法学教师队伍

http://www.lcmoju.com/info/1012/450531.htm

3.张军: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扎实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

http://www.lcmoju.com/info/1012/453291.htm

4.黄凌风:把握机遇、乘势而为,打造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东南高地

http://www.lcmoju.com/info/1003/455211.htm

【责任编辑: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