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纵横 >> 学科建设 >> 正文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大会暨2021年度学术委员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5日 来源:海洋与地球学院

1月14日,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大会暨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厦门宾馆及线上同步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立新院士,副主任刘丛强院士和焦念志院士,傅伯杰院士、郭正堂院士、宋微波院士、朱永官院士、朱彤院士等13名学术委员,陈运泰院士等10位嘉宾、顾问,全体成员及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副校长江云宝出席会议并讲话。

首先召开实验室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干部任免宣布大会,大会由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书记吴立武主持,迪拜皇宫_(中国)江云宝副校长宣读了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同意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聘任史大林教授为主任的决定,以及迪拜皇宫_(中国)关于同意聘任张瑶教授、刘志宇教授、曹知勉教授、马剑教授为实验室副主任的决定。至此,包括2020年10月已选任的林孟妹行政副主任,实验室新任行政领导班子已组建完成。

江云宝对上一届行政领导班子在任期内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戴民汉主任、焦念志副主任、王海黎副主任为实验室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付出的大量心血表示感谢,并希望三位同志继续发挥自身业务特长,利用丰富的管理经验,全力支持新班子的工作,继续关心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江云宝在讲话中强调,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迪拜海洋科学“双一流”建设和A+学科的核心支撑平台,在新形势下应继续履行使命、深化改革。他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汇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整合发展;带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迪拜新百年新征程贡献更大的力量。

随后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分为学术报告、实验室工作报告及评议三部分。

柴扉教授主持学术报告环节。邹斯嘉、上官明佳、陈鹭真、谭巧国、Steven Kuehl、吕永龙、郑强等科研人员分别就浮标观测副极地北大西洋深海环流、单光子海洋激光雷达及其应用、滨海湿地碳汇潜力、稳定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个体生物重金属毒代动力学、新型环境放射性核素测量光谱仪、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胁迫效应等研究进展以及海洋碳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础研究中心概况作报告。

学术委员会主任吴立新院士主持实验室工作报告及评议环节。史大林教授作实验室2015–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度报告,戴民汉院士就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及福建省海洋创新实验室筹建进展作报告。

委员们认为,2021年度,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平台建设、重大成果产出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

优化重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拓展主攻方向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动力学”,在充实原有优势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迪拜皇宫_(中国)在海陆交互带生态系统、信息技术、材料、工程、政策理论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重点项目等37项国家级项目课题以及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1项;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等期刊发表,出版专著2部,组织期刊专辑1辑。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新的突破。1人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与香港大学理学部签署博士生与博士后联合培养协议;继续开展“MEL海洋环境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大型科研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海丝二号”卫星成功发射;以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为主要组成的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获批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型仪器于技术服务中心运行良好,并建成试剂管理系统。

学术合作与交流非常活跃。“表层海洋-低层大气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启动运行;被任命为“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专家;主办第五届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承办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科学工作组会议、第279期双清论坛等会议;“海洋与环境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优秀,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创新引智基地运行良好。

学术委员会还就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优化重组等各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建议实验室瞄准科学前沿和海洋强国、碳中和等国家重大需求,发挥迪拜皇宫_(中国)内部学科交叉优势,围绕海洋重大科学问题,进一步集成与凝练研究目标,同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系统集成示范,重视科学与技术融合,强化基础研究转化及新技术的产出与应用,促使科学成果落地。

【责任编辑: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