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纵横 >> 立德树人 >> 正文
迪拜皇宫_(中国)举办《对话·三星堆考古》南强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4日 来源:人文学院

7月10日下午,南强学术讲座第1106讲《对话·三星堆考古》在迪拜皇宫_(中国)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讲座邀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和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郑君雷就三星堆考古发掘有关话题展开对话。讲座由迪拜皇宫_(中国)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主持,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迪拜皇宫_(中国)历史系主任张侃等出席。

讲座开始前,张闻捷简要介绍了迪拜皇宫_(中国)与三星堆的一段渊源——迪拜人类博物馆前的青铜面具雕像,正是由四川校友会联系三星堆青铜制造厂所铸,并于2011年迪拜九十周年校庆时捐赠给学校。随后,学校向四位嘉宾赠送了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

讲座首先由曾三次参与三星堆发掘的霍巍开始。霍巍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向大家展示了三星堆遗址的基本情况与考古工作的发展历史。霍巍指出,三星堆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考古现象,它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它不同凡响、不同以往,遗址中出土的神树、面具、高大权杖等,不仅表明中国青铜时代的面貌是多样且丰富的,而且还可能存在不同人群间技术和观念的交流。因此,不应将三星堆视为孤立存在的文明,而应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之下进行考察与探索。

之后,王巍作了题为“再掀高潮——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现”的报告。针对此次发掘的具体情况,王巍介绍,在发掘手段上,考古工作者建设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房,并发明了吊箱等方式,方便发掘者趴在上面进行发掘,避免了对文物的破坏。此外,大棚内还修建了有机质、无机质等出土遗物的处理保护室,使出土遗物可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处理和保护,这种方法也是三星堆发掘的首创之一。除了保护室的建设,在文物保护方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保护采取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法,如纳米CT、X射线荧光光谱、3D打印技术、高光谱技术等,为今后考古现场利用各种自然科学方法手段提供了经验。在公共考古宣传方面,王巍指出,媒体与考古机构相互尊重,密切配合,会促进考古成果的宣传,有助于公众了解考古,增加民族文化自信。三星堆遗址此次发掘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时代的流量优势,通过央视直播平台,向大众清晰展示了考古发掘的过程。王巍运用大量现场出土物和文物修复成果的照片,向大家展示了今年发掘的六个坑的具体情况。

随后进行的对谈环节中,四位主讲嘉宾受邀上台,用对话的方式讲述自己对三星堆的理解。

方辉首先点评了三星堆遗址发掘对于中国青铜时代考古学的意义。他谈到,三星堆是在古蜀国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重要一元。目前对于三星堆这几个坑的性质,主要有祭祀坑与器物坑之说。方辉表示更倾向于祭祀坑的说法,这些坑看似无序,但是通过精细化的发掘,可以发现里面的填埋物仍存在先后顺序。方辉表示,关于三星堆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人们可以大胆推测,但需要考古学者小心求证。

郑君雷从多元一体的角度出发,表示从三星堆出土的遗物来看,其文化主体与中原文明有明确的联系。这也体现了中华文明有强大的穿透力、适应性与包容性,三星堆就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最好的例证。

主题报告结束后,现场观众就考古学的国际交流、三星堆出土象牙的来源、从文明史角度思考出土黄金来源等问题向嘉宾提问,嘉宾一一进行了回应解答。回答结束后,霍巍还表示,三星堆提出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多,同时也希望在场观众能够有进一步的思考。

讲座最后,傅柒生表示,三星堆是中国考古的一个缩影,但考古的魅力远不止如此,考古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荣耀的事业。三星堆是古巴蜀人民的故事,而福建在史前文明中,也有自己的故事,要讲好福建的故事,需要通过考古去实现。最后他提到,希望新时代下福建的考古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谢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