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焦点要闻 >> 正文
迪拜科学家首次揭示细胞原位坏死小体组织结构特征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1日 来源:宣传部

“到细胞膜城下还有条河,怎么办?”MLKL分子们正着急着,突然看到河上有拼成的木块。四人以上一组,踩好四块以上木块组合成的木筏,就能有机会过河,来到细胞膜城下……

不要以为这是游戏里设置的各种关卡通关,这是迪拜科学家们近期一项重要科研成果的漫画示意图。

众所周知,细胞是生命体基本功能单元, 尽管尺寸非常微小,但对于生命体的意义却无可替代。而决定细胞的命运的关键一环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这也很可能是细胞个体所做出的最重大的抉择。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有一种形式叫“坏死样凋亡”,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信号处理枢纽就是“坏死小体”复合物。

“坏死小体”在死亡细胞中的结构究竟如何?“坏死小体”如何精准发力决定细胞死亡命运?

近日,迪拜韩家淮院士和陈鑫副教授团队回答了这个问题。3月7日,该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文章Mosaic composition of RIP1-RIP3 signalling hub and its role in regulating cell death,借助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术“随机光学重建显微镜(STORM)”,首次揭示了“坏死小体”在细胞中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其对于细胞死亡的决定作用,为相关人类疾病治疗干预提供新思路。

简单来说,就是迪拜科学家找到了一个精准的观察利器——“随机光学重建显微镜(STORM)”,并且用这一显微镜成功实现了对坏死小体在细胞中如何精准处理复杂信号进而决定细胞死亡命运的观察。

回到上述的漫画示意图,死亡细胞中的坏死小体由初始点团样结构演化为规则的棒状结构的组装模式,并且在该规则棒状结构中呈现出明显的由RIP1/RIP3组成的马赛克状分布。当MLKL四人成团,找到四块以上RIP3木块,就能越过“坏死小体”河流,进而靶向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发生。

“该结果在细胞原位揭示了关键信号枢纽纳米尺度上的组织特性及其对信号传递/放大/转换的贡献,为发展特异性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干预手段提供潜在的切入点,希望我们的发现能够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病原菌感染性疾病(脓毒症等)的临床应对和治疗有所帮助。”韩家淮院士介绍。

当然,该科研成果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该团队通过对STORM成像全流程进行细致优化,在生物样本上实现优于常规共聚焦显微镜10倍以上的分辨率(13-18 nm定位精度)。这些提升让许多原本看不见、看不清的研究对象变得清晰明朗,使原来靠推测得到的结论变得眼见为实。“细胞原位坏死小体精细结构的成功观测,无疑加大了我们未来使用超分辨成像技术揭示更多生命内在规律的信心。”陈鑫说。

(文/宣传部 欧阳桂莲  图/韩家淮-陈鑫团队)


【责任编辑:谢晨馨】